首页 >> 供销记忆
 
供销社:挥之不去的时代记忆
发布日期:2017-11-15浏览次数: 字号:[ ]

供销社的辉煌是我国计划经济时代的一个缩影,时代的发展让“供销社”成为一段难忘的记忆。现在,供销社正在以一种全新的形式——连锁超市走进百县万村。
中国论文网 http://www.xzbu.com/2/view-3686137.htm
  一根针、一条线、一块糖……30多年前,在农村,几乎任何商品都要到供销社去买。一直到上世纪80年代中期,供销社在农村都风风光光,不管在哪个乡镇,供销社都在集镇最繁闹的那条街上。墙面上也经常见到“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红漆标语。
  供销社立足农业,扎根农村,携手农民,曾是特殊年代的“红人”。那么供销社经历了什么风雨兴衰,岁月又是怎样改变了她的容颜……
  供销社是当地最热闹的
  天气转凉了,60多岁的刘阿婆带着小孙女来到浙江温州市龙湾区永中街道供销社百货经营部,为老伴买一套棉内衣。永中供销社百货经营部在一幢六层的综合大楼,临永中路的楼面悬挂着“永中供销社”的绿底白字的灯箱招牌,鲜艳显眼。商场里顾客并不多,两个营业员站在收银台前聊天。店内一个个货架,整齐地陈列着各种生活用品,珠宝玉器的柜台让这商场有了一些贵气。
  刘阿婆在陈列内衣的货架前,伸手取了一件三枪牌深灰色内衣,看了看尺码。
  “几十年了,我一般都是来这里买东西,放心!”刘阿婆挑选着衣服,笑呵呵地说:“现在可方便了,都是自己挑选,以前在供销社买东西,哪里给你挑选啊,能买到就不错了。”
  刘阿婆记得,在她出嫁的那一年,永中供销社刚成立不久,当时农村用的、吃的都在供销社买。她家在乡下,离供销社有10多里路,她为了做一件新衣服,来回跑了好几次,都没有买到当时紧俏的“哔叽”(音)布料。“最后还是托熟人,找他一个在供销社的亲戚,才买到那布料”。
  刘阿婆走后,店内显得有些冷清。一名营业员说,像刘阿婆这样的老年顾客,通常都在下午过来购买东西,“那时店里生意会好些”。
  在商场的对面,一块“永中供销社棉布经营部”红底铜字的招牌吸引了笔者的目光,大大的招牌下是一个显得有些狭小的店面,门口挂着一溜五颜六色的衣服,堆放着许多塑胶鞋。店内并没有看到一匹棉布。
  “小时候,我最爱往供销社跑。那里不但卖糖果饼干,而且还卖新衣新裤,摆满了吃的、用的、穿的各种商品,空气里始终弥漫着油盐酱醋、海带、蒜头的气味。”50多岁的陈先生开的店就在供销社百货经营部旁。在他的记忆中,供销社在1978年改造成了供销社百货公司,每天早晨,供销社大门一开,人们就拥挤着走进店里抢购东西。“供销社会提前通知大家,红糖、布料什么时候到,要大家去购买”。百货公司每个月底都要关门“盘货”一天。每到这天,镇上的人见面总说:“供销社今天盘货呢!”“是啊!是啊!盘货……”
  永中供销社文具图书经营部的营业员郑女士回忆,在她七八岁的时候,永中供销社在寺前街开出了好几家商店,印象最深刻的是供销社副食品商店。“我家住在永中护寺桥西,过了桥,就是寺前街。我经常抢着帮家里打酱油、买盐”。30多岁的郑女士说,那是童年一段快乐的时光。“我一拿到钱,就蹦蹦跳跳地往供销社跑,每次经过副食品店时,总要往里瞧瞧那些花花绿绿的糖果,有时候用多出来的几分钱,买几颗糖果”。
  永中百货经营部所在的位置,是以前永中的中心地带,“这里是永中供销社最早的门市部。”永中供销社党支部书记杨士福告诉笔者。永中供销社成立于1952年,是新中国成立后温州农村最早一批组建的供销社。
  用旧铜铁、大米入股供销社
  “当时,我们永中就一个供销社,可热闹了!”80岁高龄的张学聪是永中供销社的创办人,说起供销社,就打开了话匣子。
  新中国成立后,基层供销社开始创办时,多数是借祠堂庙宇,或由农会将没收了的地主房子以及乡镇公房,拨给基层供销社做营业用房。大多数基层供销社都是一社一个门店。随着购销业务的发展,经营网点由少到多。
  1952年2月,全国土改如火如荼地开展。永嘉县委贯彻中央在农村建立供销社、信用社、农业生产合作社“三社”的指示精神,派了建社工作队进驻各乡政府进行建社筹备工作。永中当时归永嘉县政府管辖。在县工作队进驻后,也组织了一个临时的建社领导班子,指定由张学聪负责供销社的创办工作。
  “办供销社,要钱、要场地啊。当时大家手里都没有多少钱。”张学聪说当时供销社的成立,政府并没有财政拨款。筹钱的唯一办法就是发动群众入股,成为供销社社员。“当时一股是2.5元,半股是1.5元。”
  通过一段时间的发动,全乡共筹集股金1000多元。“有的社员实在没有现钱,就拿家里的破铜烂铁代替,有的甚至用大米、小麦等粮食代股金。”到1953年的时候,有入股社员5700多人,今天,永中供销社仍然有1.2万多名股民。
  供销社开张的那天,是乡里的一件大事。
  “供销社的场地是由当时村里的五显殿改建的,一个半人高的木板钉的柜台挡在门口。”张学聪翻出一张已显模糊的黑白照片说:“殿堂南首一间房子里,主要摆放食盐、酱油、米醋等调味品。”五显殿所在的位置,在当时永中寺前街中段,寺前街在沧河边上,是永中一条最热闹的街道,也是永中的中心区域。
  一张放猪肉的大木案,摆在殿堂的中间,很是显眼,旁边堆放着大豆饼、大米、棉布及一些小百货,化肥、磷肥等肥料也堆在一旁。“当时,一天杀一头猪,肉都卖不完。”张学聪说,当时供销社成立了理事会、监事会和社员代表大会。他被选举为理事会主任。“当时我们白天做营业员,晚上还要与村干部下生产队工作。”供销社理事会的几名同志,当时吃住都在供销社里,晚上店门一关,供销社的店面就是卧室了。“当时我都睡在殿堂里以前放神像的橱里。”张学聪说。
  “刚开始,我们进货就一条扁担、两只箩筐。”采购员有专职的,每天早上6时许起床,走一个小时的路,赶到龙湾蓝田坐港船到温州采购。晚上回来的时候,有时候都天黑了。“货一到,我们自己把货物挑回供销社。”张学聪说。
  供销社的工作人员是当地农民,文化水平都不是很高。“最初,我们算盘都打不准,结账就容易出差错。”张学聪说,一个出纳在收款时少收了两角钱,晚上结算的时候,他自己垫钱结账。   张学聪从抽屉里找出一个文件袋,从里面抽出一本账册。“这是供销社第一年的销售记录”。1952年那一年,供销社商品销售完成130945元,第二年商品销售则达到221704元。“这在当时是很高的销售收入了,主要靠副食品和日用品销售”。
  据介绍,温州最早的供销社是1950年4月在五马街成立的温州专区供销社,至1952年年底,永嘉、瓯海等县先后成立供销社。至今,温州市供销社辖两市三区六县供销社,县以上供销社企业78家,基层供销社68家,机构网点709个。
  凭票买东西的记忆
  1958年,供销社划归人民公社领导,这时,永中供销社有员工351人。“这个时候供销社快速发展,由原来的一个门市部,发展到5个中心商店。”张学聪掰着手指数着,有农业生产资料中心商店、棉布百货中心商店、副食品中心商店、饮食中心商店和农副产品采购中心商店。
  1960年以来,由于商品资源不足,肥皂、火柴、胶鞋、缝纫机、手表、铝锅等实行凭票、凭证供应。瓯海区文联副主席林长春回忆,在他七八岁的时候,印象最深刻的是许多东西都要凭票购买。“每个月家里都发两市斤的煤油票,父母就让我提一个玻璃瓶去打煤油。”供销社离他家50米左右,在打煤油的时候,他总爱在供销社玩半天。“供销社用房是当时镇上最气派的房子,要是谁在供销社上班,那可是很了不起的事情。”冬天的时候,村民们都爱聚在供销社门前,一边喝着从供销社买的廉价白酒,一边嗑着瓜子或花生,在太阳底下闲聊大半天。
  家住永嘉桥头的林小姐对于供销社的记忆,更多的是店里的糖果。“小的时候,对供销社的记忆,说实话没有多少,对里面的零食倒是念念不忘,一有点钱就往村里的供销社门市部跑。”28岁的林小姐说,记忆中的供销社是上世纪80年代的供销社。
  那时,供销社都是高高的柜台,把营业员和顾客隔开。柜台里面摆着铅笔、本子、削笔刀,每每透过柜台的玻璃,看到这些东西,“我和小伙伴们都要悄悄议论半天,眼馋半天。还有一个卖糖果饼干的柜台,里面摆满了各式各样花花绿绿的糖果饼干。这两个柜台对我们最具吸引力,我们隔三岔五就要跑进去看看。”一看到供销社里有了新品种的糖果,特别是小儿酥,嘴就馋了。小儿酥就类似于如今各大超市卖的酥糖。那时是用模子做成小孩形状的,所以叫小儿酥,记得是用白底红花的糖纸包着,对于那时候的孩子来说可是奢侈品,只有过年过节的时候才吃得上。一次,她偷偷拿了家里的2元钱,跑到供销社,对供销社的阿姨说要买小儿酥,阿姨很诧异地问:“都买吗?”“都买。”阿姨还是不放心:“是谁让你买的呀?”林小姐说是爸爸。结果两块钱的酥糖用纸包了两大包。林小姐当时就傻了,怎么办呢?这么多,又不能被别人发现。干脆,她找到一个好伙伴,一起躲在屋后吃……
  不久,改革开放了,供销社独一无二的尊贵地位也悄然淡化了。以前在乡村的代销店、供销社渐渐被许多小卖部、超市代替,人们买东西再也不用专门跑到供销社去了。
  供销社的辉煌是我国计划经济时代的一个缩影,时代的发展让“供销社”成为一段难忘的记忆。现在,供销社正在以一种全新的形式——连锁超市走进百县万村。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